99年前,三千多名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二十一条”等口号示威游行,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回首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不惜抛颅洒血、前仆后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承“五四”精神,时刻保持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也正是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初心和使命而进行的近一个世纪的奋斗。
走进法院的第一天,看着诉讼服务中心墙上的题字,我便知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的使命。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庭里分来一个继承纠纷案件,我当即就想,这肯定是个豪门纠纷,等我打开卷宗拿出诉状,看到标的额12000元,便不由得抱怨:“真没劲,都是家人,这么点钱,用得着费这么大劲起诉吗?”丁庭长听完后愣了一下,说道:“我们基层法院,一年又能有多少大案件呢,多的总是这些家长里短的案件,有些你看着标的额不大,说不定就是人家的救命钱。”我不禁为自己的肤浅而脸红,却也再一次感受到法官职业的沉重,他们,都需要具备一颗为民心。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原告因一个小手术到某医院就诊却因医院的过错造成肾部严重损害,这个损害后果还将伴随原告的一生。然而医疗过错鉴定结果出来后,对原告非常不利,丁庭长为了给原告多争取一些权益,一个月内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五次调解工作,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一开始,原告并不太理解调解的结果为什么比自己的诉请少那么多,经过律师的解释,了解到判决结果可能与调解产生的巨大差距后,原告哽咽地对丁庭长说:“谢谢您,工作这么忙还为我的案件调解这么多次,实在太感谢了!”但丁庭长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谢什么,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个事。你以后要放宽心生活,病情的好坏与你的心情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个案件又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法官,要保持初心,真诚待人,这样人民群众才会尊重你,才会信任你的裁判结果。
在法院工作的四年里,我见过很多法官因秉公办案得到当事人尊重感激送锦旗的,他们,拥有一颗公正心;我也见过很多法官无视金钱诱惑与权力威慑只服从于法律的,他们,拥有一颗廉洁心。作为一名书记员,在工作中,我会为庭后当事人一句“你的笔录记的真是又快又好”的夸奖觉得漫长的庭审也没那么累,也会为同事的一句“最喜欢接收你整的上诉案件了,材料都是完整的不用返工”的闲聊而开心小半天,我渐渐明白,将自己的工作做好,能得到他人的称赞,工作也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
虽然现在我只是一名书记员,但很快我会成为一名法官助理,而且终有一天,我也会站在国旗下,手捧宪法许下誓言,真正成为一名自己梦想中的人民法官。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要多看、多听、多学,时刻保持一颗公正心、廉洁心、为民心,牢记使命,在实现法治梦的接力道路上奉献自己的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