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若铭:献礼英雄故里 致敬红安精神

2018-06-19 16:15
来源: 天门法院
作者: 龚若铭


五四前夕,为增强青年干警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青年干警发扬优良工作作风,我院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创新业绩”的主题活动,当日,50余名青年干警来到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的“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炎热的天气,炙热的心,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平生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枫叶山中显古城,旧衙犹忆铜锣声。农军血染黄安地,多少忠魂无有名。”这是我偶然在网络上看到的一篇颂扬红安精神的诗词,那时候我就想着这个革命圣地会是什么样子,为何能够群星闪耀、英雄辈出?等来到这里我才发现,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蕴含着革命传统、弥漫着红色气息。

伴随着解说员精彩的讲解,我们首先来到了红安烈士陵园,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王蔚同志带领我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并敬献花篮。孔峻峰同志、张文娟同志分别带领党员、团员重温了入党、入团誓词。接着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原貌的七里坪长胜街。

一天的学习实在太短。坐上回程的大巴,我不禁感慨良多:“朴诚勇毅、不胜不休”,这个以红安为中心的大别山精神,值得我们用心感悟、反复咀嚼。

我从事的是司法技术辅助工作,主要涉及审判、执行过程中对外委托鉴定、评估。这些工作往往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法院审判、执行的公正和效率,作为来到这里刚满一年的33岁的“年轻人”,总感觉担子不轻、压力不小。但是这次红安之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红安涌现出来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实际上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信仰?就是一种强烈的信念,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一旦有了信仰,就会选择付出。是什么让那些满门忠烈舍身求仁?是什么让那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揭竿而起?是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同样是党员,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付出的是忠诚、鲜血和生命,与他们相比,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更是微不足道。选择信仰就是选择付出,原岳口法庭副庭长鲜双喜直到上班的最后一天仍然在对一起离婚纠纷进行调解;原卢市法庭梅汉阳法官搞工作时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都是病死的,不是累死的”;原立案庭长严明扬因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最终因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享年55岁,后被湖北省高院追记个人一等功。工作中的榜样就在眼前,“朴诚勇毅、不胜不休”,我却还在工作中畏畏缩缩、患得患失,实属不该。

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地地道道的湖北红安人,他们都是国之元勋、我辈楷模。董老一生勤俭朴素,李先念更是家风好家教严。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有“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革命纪律。但反观现实中,不少党员干部因信仰缺失,最终贪腐酿成人生悲剧。随着十九大以来国家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强,先后有刘强(副部级,辽宁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等14名省部级高官被查处,习总书记更提出了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法院司法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难免有个别当事人为达自身目的而不择手段,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坚定信念、行稳致远,务必保持清廉底线,坚守清廉方能长远。

红安之旅,是重温历史之旅、净化心灵之旅,更是完善自我之旅。我想到了2005年刚进入法院时,横林法庭办公室里到处的破旧不堪;夏天夜晚驻庭因为蚊子的“嗡嗡”声和蚊香的刺鼻气味而夜不能寐;没有空调,坐在有西晒的办公室里与当事人据理力争,挥汗如雨;与案件的委托代理人骑着摩托车,在磅礴大雨中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

忆苦才能思甜,知不足才能思奋进。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韬光养晦变更为目前形势之下的主动突围。但国际形势仍然严峻,仍有某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正在不断崛起中的中国,对我们百般阻挠、虎视眈眈。虽然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用“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时刻不忘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