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国内登记结婚后,分别旅居海外多年,然而,长期的时空阻隔,使得婚姻关系摇摇欲坠。当此类涉侨纠纷出现,当事人不便回国,该怎么处理?近日,天门法院干驿法庭侨属侨眷诉讼服务站仅用7天便成功调解一起跨国离婚纠纷,让身处菲律宾与阿联酋的夫妻双方远隔万里达成协议,和平分手。
事情源于五年前,张先生与王女士经朋友介绍相识并迅速确认恋爱关系。2020年底,二人在天门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婚后育有一子。2022年,因事业发展需要,张先生与王女士随亲属一同前往菲律宾马尼拉经商,后来张先生独自前往阿联酋阿布扎比发展,并久居阿联酋,而王女士则留在菲律宾工作生活。随着时间推移,长期的跨国分居让二人联系慢慢减少、感情渐渐疏离。双方冷静协商后,一致决定结束婚姻关系,但因跨国手续复杂、孩子抚养等问题未能顺利离婚。于是王女士于2025年4月底诉至天门法院,请求判决离婚并解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事宜。
双方当事人分别身处异国,回国应诉成本高昂、耗时漫长,且二人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有较大争议,如何妥善处理这起“特殊”的涉侨纠纷,维护海外侨胞正当权益成了承办法官思考的问题。
搭建平台:启动线上调解模式
干驿法庭第一时间启动“线上诉讼+远程调解”模式。法庭干警主动与双方沟通,向他们介绍“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功能,指导二人完成线上身份核验等手续,并依托微信平台搭建“云端调解室”,畅通双方沟通渠道。
穿针引线:“侨联+华侨”破僵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规定,法庭干警第一时间向天门市侨联介绍了案件相关情况,市侨联随即安排侨联调解员与菲律宾湖北商会的海外志愿者取得联系。海外志愿者通过发动当地华侨力量找到王女士,当面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并参与调解,针对双方争议焦点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云端问需:跨国连线倾听真实需求
其后,在侨联调解员及海外志愿者的帮助与调解基础上,承办法官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微信小程序连线张先生与王女士,组织二人进行线上调解。在法官的引导下,经过反复沟通、多轮协商,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线签订了调解协议。
“原以为跨国离婚会困难重重,没想到家乡的法院这么高效!感谢法官、侨联调解员和海外志愿者们,让我们不用奔波回国就解决了问题。”远在菲律宾的王女士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起海外侨胞离婚纠纷通过云端跨域三国联动,在七天时间内迅速化解,是天门法院不断优化涉侨审判工作,强化涉侨案件诉讼服务能力的生动体现。天门法院将进一步构建工作合力,打造并完善“法官+侨联调解员+归侨乡贤调解员+海外调解志愿者”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同时依托湖北法院智慧法院生态体系,做好涉侨纠纷源头预防与前端化解,为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多元化解途径,持续擦亮涉侨司法“天门品牌”,为天门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注入强劲法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