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媒搭建“连心侨”,共绘“同心圆”
——天门法院务侨兴侨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01-13 17:20
来源: 综合办

天门是全国内陆著名侨乡,素有“内陆侨都”之美誉,天门(县)侨联成立于1957年,是全国市(县)级侨联成立较早的地方之一。全市现有侨务工作对象16.2万多人,其中市内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8.2万人,主要分布在马湾镇、干驿镇等乡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打好“侨牌”、用好侨资、办好侨企,人民法院作为基层社会治安治理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单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近两年来,天门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树牢“服务在国内、影响在国外”的涉侨事务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点燃了多元解纷机制的新引擎,以良好的法治环境吸引侨资回流,为天门高质量发展作出法院贡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平台构建为先,提升涉侨诉讼“成色”

2022年5月,天门法院与市侨联、马湾镇在干驿法庭设立“侨属侨眷诉讼服务站”,具体负责加强与干驿镇、马湾镇“侨之家”联系协作,指导、化解涉侨纠纷。

此前,天门法院先后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法官工作室,与市总工会、市妇联分别联合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工作站、婚姻家事诉调对接工作站。两年来,共联合诉前调处涉侨纠纷21件。

二、企业发展为引,砥砺涉侨营商“本色”

常态走访联系。汉江中院在侨资企业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联系点”,两级法院院长每年定期到该公司走访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沈方勇。深入开展“法院干警联百企”活动,对湖北华世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天门市五谷机械有限公司等侨资(属)企业固定专人对接联系,努力把司法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竭诚亲商安商。积极参与全市“四百双争”亲商安商活动。对涉侨企业湖北益泰药业有限公司新址搬迁地中遇到村民树木补偿纠纷,及时组织专班进驻征地现场,反复进行法治宣讲、思想沟通,顺利排除妨碍。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建立涉企业案件审执“绿色通道”。涉侨企业某乳胶科技有限公司与某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因装修工程欠款及质量纠纷先后起诉到法院,承办法官积极引导双方举证、质证,对两案同步作出裁判,受到双方一致认可。

三、司法为民为纲,丰富侨益保障“底色”

在全市选择皂市镇上付村、黄潭镇窑台村等8个村(居)设立“法官工作室”,定期派人值班,共同建设一批“无讼村(居)”。在天门工业园龙腾服装小镇、多宝工业园管委会等地设立3个涉企“法官工作室”,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司法建议等司法服务。在全市法庭驻地以外乡镇设立14个“巡回审判点”,着力打造30分钟服务圈。

持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人民法院向办案数字化、管理科学化、监督实时化转变,全面开展网上立案、网上缴(退)费、诉前调解、法庭直接立案、电子送达、巡回审判等“家门口”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司法服务的便捷高效。

在杨某诉江某离婚纠纷案中,江某长期在迪拜务工。干驿法庭受理此案后,通过社区网格员找到江某的近亲属,几经周折找到了江某的微信,经过多次与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在逐渐排除了双方的离婚障碍后,随即组织双方通过人民调解平台进行调解。

根据中国侨联《关于加强侨企侨商纾困帮扶的通知》,搜集到由侨胞创办的某寄宿学校面临停招关闭的情况,天门法院积极帮助学校争取设置过渡期,让学校逐步转型。近两年对特困涉侨对象予以人文关怀,减收诉讼费12人3.6万元,争取法律援助5人。

四、法治宣教为轴,增添侨都司法“亮色”

联合市侨联在马湾镇马湾社区、干驿镇古晴滩社区等4个“侨之家”设立“侨法宣传角”“涉侨服务咨询窗口”。

“12.4”国家宪法日期间,组织法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归侨侨眷及广大居民对侨法知识的了解,切实提高侨界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努力营造“知侨法、懂侨法、用侨法、护侨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2年以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专题宣讲2次,发放《侨务法规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

2023年,天门法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一法两办法两条例”,立足审判职能,不断拓展服务归侨侨眷、侨(资)企业的服务途径和方式,吸引更多的侨胞回天门投资兴业,以优质高效涉侨诉讼服务,构建惠及侨乡的法律服务网络,在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助推天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