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丽: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2018-06-19 16:13
来源: 天门法院
浏览: 1942作者: 陈晓丽


4668——天门市人民法院“电子卷宗管理系统”统计出的2017年查阅档案的次数。这个数据比档案室统计的接待院内外人员查阅次数高出了3倍。这意味着信息化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档案查阅模式。

习总书记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曾经,我并不明确知道,我的使命是什么。我只记得当我踏入天门法院档案室时,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目标:将档案室创建得尽可能接近沿海水平。一直以来,我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付出总有收获,经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天门法院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创建成功,并且在2018年被市档案局推荐申报创建数字档案室示范法院。

6年光阴,我见证了天门法院从无系统办公到智慧法院的成长,更见证了档案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的蜕变。我永远无法忘记,6年前我们拆开堆在库房内的麻袋时飘出的飞絮;我也无法忘记,每天鼓足干劲搬运、排序、清点、上架时无人说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我更无法忘记,2015年创建省特级档案室时,从上到下团结一心废寝忘食的全院同事……

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员,我清醒地认识到,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但同时也能影响法院形象和司法公正。管理是为了服务,为当事人服务、为司法事业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以速解来者之需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不管大事小事,不敢有怠慢;无论大人物还是平民百姓,从未有偏颇。

也会因当事人不明就里胡乱指责感到委屈,会因事务繁杂理不清头绪感到焦虑,或因条件受限不能实现心中所想感到失望,这一切都能在看到当事人舒心的笑颜时被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所取代。看到同窗密友在商海里挥斥方遒,耳闻幼年伙伴在名企里意气风发,对比看起来在平凡无奇的岗位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自己,心中不是没有过动摇,不是没有过向往,但是每每想到自己来时颇有些清高的理想,再看着新时代对档案室的新要求,便又觉得其实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在这里也依然可以有“诗和远方”。

在天门法院,有很多这样平凡的岗位,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的干警,他们很多人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完完全全奉献给了这里。他们也曾浮躁不安,也曾抱怨满腹,经过时间的洗礼,少了浮躁,多了沉稳;少了抱怨,多了理解。不变的是他们那股青春的劲头,是他们永不放弃的担当。曾经桃李年华的姑娘,如今正是中坚的力量;曾经风华正茂的小伙,现在正是砥柱和脊梁。他们兢兢业业,若非有担当,怎会有坚持?时光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但似乎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初心。青春流逝,岁月鎏金,那些年或许是他们最苦的日子,但赢来的却是最充实、骄傲的岁月。

他们中有眼疾手快的书记员,有心细如发的法官,有英姿飒爽的执行人员……他们或许时常在夜间的办公室审阅案卷,或许正在偏远的小镇驻庭。不管我们是否见过他们忙碌的身影,但是不可否认,正是这些平凡的“螺丝钉们”拧紧着法治的弦,让我们的司法事业可以平安有序温馨地奔向“诗和远方”。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的谆谆教诲,也是全体党员对“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做什么”这一灵魂叩问的内心自省。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只有牢记使命,持续奋斗,才能创出新业绩,绽放青春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