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法院以“三张清单”助推审判流程节点管理

2025-07-07 11:31
来源: 审管办
    浏览: 23

为提高审判质效,防止拖延办案、程序空转,确保审判活动公正、高效、有序进行,近日,天门法院印发《关于加强普通程序案件审判流程节点管理的通知》,针对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流程节点采用“三张清单”进行管理。所谓“三张清单”,指的是该院依据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诉讼流程节点的要求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以表格形式制定的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普通程序案件《审判流程节点管理清单》。与之前的流程节点管理模式相比,清单式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将案件办理中的立案、分案、审理、结案环节分为15个流程节点,在各流程阶段依据法定审限设置合理时间区间,并要求审判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该阶段规定的事务。将节点时限要求、完成计划、完成情况、责任人员逐项逐条分解到个案、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审判流程节点管理清单》,由立案、审理法官实时填写、附卷流转。承办法官对各节点任务进行自我管理,指导辅助人员按期完成各项任务。院庭长定期对照清单开展督导检查,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因流程延误导致的案件积压,让审判进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切实筑牢流程管控的第一道防线。

二、节点细化,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全程监控”。在立案、开庭、结案、归档基础上,增加卷宗扫描、移送、诉讼材料送达、开庭排期、调解、审限扣延、合议庭评议、审委会讨论、裁判文书制作及送达、上诉案件移送作为流程管理必要节点,将每个流程环节的责任精准定位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包括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无论是送达文书的及时性,还是裁判文书制作的规范性,均以清单形式细化责任边界,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通过将责任链条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推动各岗位人员主动履职,确保审判工作环环相扣、高效运行。

三、效能转型,变“静默管理”为“动态治理”“跟踪问效”。院庭长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主动介入案件流程管理。定期检查个案流程节点推进情况,针对疑难复杂、超长期未结案件,依托“三张清单”靠前指挥,通过组织专业法官会议研讨、督办节点进度、协调多部门联动等方式,精准破解案件审理中的堵点、难点。同时,院庭长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将主动管理融入日常监督,定期通报流程节点管理情况,强化压力传导,以“头雁效应”带动全体干警提升责任意识,为流程管理注入坚实保障。审判管理部门通过审限管理、系统巡查、案件评查等多种形式履行审判流程管理职责,对临近、超出时限、审限的案事件进行预警提示、通报督办,并将督办情况纳入部门及个人业绩考核。

2025年以来,天门法院坚持把审判流程节点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抓,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带领干警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法院相关文件精神,安排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符合基层审判工作实际的流程节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普通程序案件审判流程节点管理的通知》下发后,各部门组织干警认真学习,院庭长带头真抓实干、严格落实,流程节点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6月30日,天门法院立案移送审理平均时长同比缩短7天,送达、排期平均周期同比缩短5天,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3.8天,扣除、延长审限案件同比减少66件,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实现动态清零。

下一步,天门法院将深化流程节点管理清单应用,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形成“动态监督、预警提醒、同步督办、整改评估”的审判流程监管工作闭环,在确保办案质效的同时,进一步加快节奏、缩减周期、提高效率。